中国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腾讯和华为在专利申请量上排名全球前12

摆账网资讯播报:香港特区政府为纾缓疫情影响,已提供5万个临时工作岗位

受新冠疫情影响,香港前后进行两轮拨款,共计132亿港币,在公私营机构计划创造6万个有时限的工作岗位。经过两轮计划,截至目前,已创造约5万个岗位,有超过29000人入职。据介绍,考虑到毕业生及年轻人缺乏工作经验,较难获工作机会,因此在首轮计划中,有1万个职位为应届毕业生设计。

在刚刚结束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落地的前沿进展备受关注。今天,记者搜索了人工智能专利的分布数据,发现中国人工智能迅速崛起。腾讯和华为的专利申请量均排在全球前12位。根据相关专利技术分布目标市场国家/地区的分析,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关注度迅速上升。

腾讯、华为专利申请量全球排名前12

根据全球专利数据库收录的数据,在全球126个国家/地区,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量已超过224万件,有效专利占30.64%,近68.7万件。从专利类型来看,绝大多数是发明专利申请,占96.75%。

根据相关专利技术布局的目标市场国家/地区分析,截至最新,224万件相关专利申请中有27.45%位于中国,其次是美国,占比26.59%,日本排名第三,占比11.44%。此外,从目标市场国家/地区相关技术应用量趋势分析,2016年中国应用量首次超过美国,并在随后几年持续爆发。

根据智芽的数据,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别是三星电子有限公司、国际商用机器公司(IBM)、微软技术许可有限公司、LG电子有限公司、索尼公司、谷歌公司、高通公司、英特尔公司、佳能公司、苹果公司。

排名第十的苹果拥有近1.78万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申请,其次是腾讯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,分别以超过1.67万项专利申请和1.61万项专利申请排名第十一和第十二。

根据创新词云分析,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技术主要有深度学习、机器学习、大数据、图像识别、语音识别、神经网络学习等。

上海人工智能有效专利近万件

上海人工智能创新活跃,专利申请量发展迅速。据智芽数据显示,在126个国家/地区中,上海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超过4.2万件,其中有效专利占22.11%,超过9400件,另有56.24%仍在审查中。从申请量整体趋势来看,近五年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方面表现活跃,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。

现有专利申请中,发明专利占绝大多数,占90.96%。

其中,专利申请量最高的机构是上海交通大学,相关专利申请量已超过1500件,其中有效专利436件;其次,上海连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相关领域专利1200余项,有效专利391项,多边专利90项,PCT申请128项,具有显著的国际布局特征。此外,同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寒武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、中国银联等机构和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排名靠前。

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研发活跃的长三角地区,人工智能有效发明专利超过2万件。据智芽数据显示,长三角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总量已超过12.8万件,其中已获授权有效发明专利2万余件。

在该区域内,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机构有浙江大学884件、上海交通大学428件、上海连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384件、支付宝(杭州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76件、东南大学376件等。

智慧医疗、自动驾驶成重点领域

医疗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领域。据智慧芽数据显示,上海市人工智能与医疗相关的专利申请量已超过2070件,其中有效专利544件,有效发明专利344件。在长江三角洲

另外,自动驾驶领域。据智芽数据显示,在126个国家/地区中,上海市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专利申请已超过7600件,其中有效专利占30.27%,超过2300件,另有54.43%仍在审查中。

根据近5年该领域专利申请新进入者分析,商汤、蔚来、寒武纪等公司也在加大自主驾驶领域的创新研发。根据来自智慧芽数据的相关技术专利的创新词云分析,无线通信、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技术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关键技术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