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7-12 / 3910
7月12日,工信部发布《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(征求意见稿)》,将开展产业供给强化行动、安全需求牵引行动、产融合作深化行动、人才队伍建设行动、产业生态优化行动,完成19项重点任务。
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到2023年,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5%。引导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向网络安全新技术、新模式、集成创新倾斜,及时推动设立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引导基金,加速市场新产品、新服务的成熟。
《行动计划》指出,到2023年,网络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,产品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经济社会网络安全需求快速释放,产产融合精准高效,网络安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,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,产业生态发展健康有序。其中,产业规模方面,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5%。在技术创新方面,一批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,达到先进水平。在企业发展方面,一批在质量品牌和运营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、在网络安全生态上具有领先能力的试点企业初步形成。需求释放方面,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投入的10%。
在加强产业供给行动中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加快传统安全产品升级,加强重点领域网络安全供给,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究应用,创新安全服务模式,发展创新安全技术,强化共性基础支撑。针对5G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,加快原生安全、智能调度、内生安全、动态访问控制、可信计算等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推广。
在安全需求牵引行动中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推动电信、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能力升级,加快新兴融合领域安全应用,推动加强重点行业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建设,推动加强中小企业网络安全能力建设。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级分类实施,加强原材料、设备制造、消费品、电子信息等行业以及网络化工业企业、平台企业、标识解析企业网络安全分级保护体系建设。
关于产业融合深化行动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加大产业资金投入,引导资金精准支持企业发展,加强产业融合机制建设。引导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政府引导资金向网络安全新技术、新模式、集成创新领域倾斜,推动及时设立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引导资金,加快新产品、新服务在市场上的成熟。鼓励地方政府将网络安全产业纳入政府引导基金投资范围,支持本地区网络安全企业发展。鼓励各类资本设立科技基金,聚焦产业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研究,探索“科技捐赠”和知识产权、期权融资模式,引导资本市场早投资、小投资,帮助成长型企业强化技术优势,深化细分市场,做强做专。
在人才队伍建设行动中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要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,产学融合
在产业生态优化行动中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将引导网络安全产业集聚,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,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打造“多点支撑、全国辐射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”的网络安全产业园布局,积极推进北京、湖南长沙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建设,发挥成渝、长三角、珠三角产业基础优势,加快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布局。积极建设一批网络安全创新应用领先、领先的先进示范区。
此外,《行动计划》还提出加强保障措施政策引导。推动地方政府在金融、人才培养、产业集聚等方面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,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安全企业,加强政企协同和部门省间联动,形成合力,推动网络安全产业与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紧密融合。鼓励地方政府在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中同步建设网络安全技术措施,在项目验收阶段加强网络安全评估。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加大网络安全投入,单列网络安全预算,推动网络安全技术、产品和服务的部署和应用。
工信部:计划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
2021-07-12 / 3910
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到2023年,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5%。引导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向网络安全新技术、新模式、集成创新倾斜,及时推动设立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引导基金,加速市场新产品、新服务的成熟。
《行动计划》指出,到2023年,网络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,产品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经济社会网络安全需求快速释放,产产融合精准高效,网络安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,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,产业生态发展健康有序。其中,产业规模方面,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5%。在技术创新方面,一批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,达到先进水平。在企业发展方面,一批在质量品牌和运营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、在网络安全生态上具有领先能力的试点企业初步形成。需求释放方面,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投入的10%。
在加强产业供给行动中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加快传统安全产品升级,加强重点领域网络安全供给,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究应用,创新安全服务模式,发展创新安全技术,强化共性基础支撑。针对5G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,加快原生安全、智能调度、内生安全、动态访问控制、可信计算等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推广。
在安全需求牵引行动中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推动电信、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能力升级,加快新兴融合领域安全应用,推动加强重点行业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建设,推动加强中小企业网络安全能力建设。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级分类实施,加强原材料、设备制造、消费品、电子信息等行业以及网络化工业企业、平台企业、标识解析企业网络安全分级保护体系建设。
关于产业融合深化行动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加大产业资金投入,引导资金精准支持企业发展,加强产业融合机制建设。引导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政府引导资金向网络安全新技术、新模式、集成创新领域倾斜,推动及时设立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引导资金,加快新产品、新服务在市场上的成熟。鼓励地方政府将网络安全产业纳入政府引导基金投资范围,支持本地区网络安全企业发展。鼓励各类资本设立科技基金,聚焦产业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研究,探索“科技捐赠”和知识产权、期权融资模式,引导资本市场早投资、小投资,帮助成长型企业强化技术优势,深化细分市场,做强做专。
在人才队伍建设行动中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要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,产学融合
在产业生态优化行动中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将引导网络安全产业集聚,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,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打造“多点支撑、全国辐射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”的网络安全产业园布局,积极推进北京、湖南长沙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建设,发挥成渝、长三角、珠三角产业基础优势,加快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布局。积极建设一批网络安全创新应用领先、领先的先进示范区。
此外,《行动计划》还提出加强保障措施政策引导。推动地方政府在金融、人才培养、产业集聚等方面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,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安全企业,加强政企协同和部门省间联动,形成合力,推动网络安全产业与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紧密融合。鼓励地方政府在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中同步建设网络安全技术措施,在项目验收阶段加强网络安全评估。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加大网络安全投入,单列网络安全预算,推动网络安全技术、产品和服务的部署和应用。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