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加持市场主体扩张,年内全国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近40%

今年,我国实施了减税降费、直接财政资金、直接货币政策、普惠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工具,有力支持和催生了一大批市场主体。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,截至7月11日发布的新闻稿,今年全国新设企业已达1389.86万户,同比增长近40% (37.64%),其中新设个体工商户939.3万户,比去年同期增加184.9万户。

从行业来看,今年以来,科研技术服务业新设企业36万家,同比增长16.47%;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增企业35.1万家,同比增长23.52%。

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、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市场主体大幅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;也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激发人才和市场活力,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的要求。

近年来,我国高度重视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,大力优化市场主体的政策环境、法律环境和竞争环境,大力推动各类市场主体扩容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张工7月10日披露的数据显示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市场主体明显扩大,从2012年的5500万扩大到1.44亿,活跃度稳定在70%。关于;发展质量显著提高。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分别突破20万家和18万家,企业R&D投资占社会总支出的76.2%;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第一;个体工商户作为群众直接开展经营活动的特殊市场主体,已发展到9670多万户,成为基层群众的就业调剂者、民营企业的后备力量、畅通国内循环的微循环、各类企业的合作支持伙伴。

中国金融协会绩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逸群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近年来,中国企业数量、规模、活跃度大幅提升,市场主体结构得到优化。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随着减税降费、直接减免等一系列大规模持续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,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显著增强,经济发展的活力和韧性更加充分释放,证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,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巨头等引领未来发展前沿的智能企业快速成长。鼓励企业增加在R&D投资、突破技术壁垒的财税政策正在发挥重要作用,占领高端技术市场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大大增强。

宋表示,就质量而言,优化市场主体结构最紧迫的任务是为高新技术企业定制政策,通过减税降费、财政资金直达、货币政策直达、普惠金融等政策机制,使创新驱动主体有更强的新发展动力。根据战略平衡、发展动力、稳定基础的综合分析,我国仍要注重激发国有企业活力,深化国有企业改革,把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,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。

“建议推进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深度融合等科技要素

张逸群建议,市场主体应充分利用技术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,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、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;同时,充分利用小微企业扶持政策,充分发挥布局宽、贴近民生、灵活多样的优势,进一步拓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自我生存空间,更好地实现稳民生、保就业、活经济的目标;此外,要积极向专业化、新型企业发展,利用财税优惠和扶持政策,发挥技术优势,促进多聚焦,实现重点突破。